方案概述
中国政务服务平台经历了从传统政务服务、自动化办公、网上办事基础服务、到目前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形态等几个阶段,形成了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形态,互联网+政务服务正是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发展的突破口,是政府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的必然产物,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正在向整合、共享、创新、效率、互联的坐标迈进。
为了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强协同联动、优化办事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国务院印发2016年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国发【2016】3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的建设要求,中科汇联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致力于不断提升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政务服务水平,打造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提出全方位的政务服务网解决方案。
总体架构
按照“统一导航、统一认证、统一申报、统一办理、统一查询、统一互动、统一评价、统一监控”的建设要求,面向法人、个人、政府对象,实现集看、查、办、问、评于一体,全省联动、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政务服务网,无缝对接审批系统、权力运行系统、电子监察系统、信用评价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物流平台,横跨PC、智能终端、微信、微博、APP等多种渠道,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易部署、安全可靠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设计一体化政务服务网框架如下:
功能设计
中科汇联专注电子政务服务网站行业十余年,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开发出符合新一代互联网时代的政务服务网整体功能解决方案,完全实现了跨域协同、信息共享,一网通办,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和法人,为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3.1 政务服务门户功能设计
对政务服务门户作为政府提供政务服务的统一入口,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行”。功能定位主要包括6个统一,为统一注册管理、统一事项发布、统一预审办理、统一检索查询、统一互动交流、统一服务评价。
• 统一注册管理:实现法人、个人用户的注册、统一验证、登陆、注册信息管理及维护等功能。用户登录后,可以拥有自己的专属界面,通过平台可以推送与用户高度相关和关注的信息。
• 统一事项发布:实现对行政权力事项、便民服务事项的分类展现,事项要素展现、办事指南发布、办事引导、收藏分享、政务公开及政策解读等信息发布等功能。体现政务服务事项的7种分类模式展现和办事引导,标准化的指南信息发布。
• 统一预审办理:实现网上预约、申请填报、资格预审、资格核验、受理、办理、支付、物流等全过程触发服务,支持机器人服务终端、微信、APP等全渠道的服务。
• 统一检索查询:实现对事项信息查询、办理进度及结果查询的统一查询。支持对事项信息的分类搜索、导航引导、热点搜索、智能推荐,支持对办理进度及结果的统一编码、条件过滤、全渠道等方式的查询。
• 统一互动交流:功能包括在线咨询、留言投诉、智能客服、常见问题等。
• 统一服务评价:实现对网上政务服务的评价反馈,并与绩效考核和电子监察关联。
3.2 支撑平台功能设计
(一)支撑平台基础功能建设
功能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服务事项管理、服务运行管理、监察及统计分析、电子证照管理、信息发布管理、互动交流管理、系统管理等,为政务服务门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注册用户管理
对前台注册用户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对用户信息认证、开通、禁用、解禁、更新管理和维护、权限设置等功能。
(2)服务事项管理
实现事项清单的分类管理、发布、维护、统计,支持事项清单的增删改查和一次性导入,支持对办事指南要素的规范化管理和维护等。
(3)服务运行管理